游戏可治多动症和自闭症

当宝宝出现说谎、打人、偷窃问题,甚至患上多动症或自闭症时,作为父母,你是否想到这些行为背后是宝宝受伤的童心,宝宝需要你更多的关注和扶持?游戏治疗―――   在宝宝天生最爱的游戏中抚慰他们受伤的心,近年来被欧美国家公认为是对儿童的学习与成长最有效的治疗模式。近日,申城首个儿童游戏治疗工作坊对外开放,记者采访了来自台湾的资深儿童游戏治疗师王志寰博士。   玩偶游戏,让自闭儿学会交流   2岁时,炀炀(化名)还不会叫爸爸妈妈,独来独往的他很少理睬人,仿佛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玩起来也总是重复单调的动作,有一点不顺心就大吵大闹。如今9岁的炀炀甚至读不懂人脸上喜怒哀乐的表情,他患上了自闭症。   治疗师王志寰根据炀炀的情况为他设计了表情玩偶游戏。微笑、大笑、悲伤、哭泣、沮丧、愤怒……从简单到复杂,各种表情的玩偶款款出场,演出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起初,炀炀连瞧也不瞧一眼,但慢慢地他开始听、看,脸上也微微出现了笑容或蹙眉。在游戏里,他学会了读懂表情,并渐渐打开心扉,与外界交流。炀炀做的第二个游戏是发音练习。他学治疗师把嘴巴“拗”成各种形状,发出夸张的声音。现在,炀炀正在练习做第三个游戏: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父母惊喜地发现,儿子已经开始有意愿和人进行交流了。   王志寰表示,像炀炀这样的宝宝不少,有些手眼协调困难的宝宝连拿自己喜欢的玩具都无法办到,治疗师就要从最基础的动作辅助训练开始,在动作游戏中进行训练。游戏就是通达宝宝心理的大门,以儿童最自然的沟通形式,进入宝宝的经验世界,透过游戏,宝宝越觉得安全,越不需防卫,而当宝宝能在游戏中表达更多自己的想法,他与经验世界的沟通就越适当。   “我爱动”游戏,让多动儿学会自控   11岁多动症患儿旭彤(化名)是学校里出了名的皮大王。治疗师为他设计了三个游戏:“换金币”、“我爱动”和“七彩火柴棒”。   玩“换金币”时,治疗师给旭彤5样玩具和20个玩具金币,要求他在5分钟内用这5个玩具串联起来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讲的过程中不可以抬头或问问题,违规一次扣一个金币。“能够完成这个任务说明宝宝已经有了5分钟的专注力,然后通过增加时间和难度来训练他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王志寰说。   第二个“我爱动”游戏是针对多动症患儿活动量过大进行的。治疗师在游戏室里模拟课堂环境,列出想“动”的时候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安静的时候,旭彤很快就控制不住自己,治疗师这时候让他写下“我爱动,我想……”,如果想打同学,这属于不可以做的事,就让他自己想一件可以代替的事“动一动”。慢慢地,旭彤动之前考虑更多,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忍耐。   “七彩火柴棒”游戏中,不同颜色的火柴代表不同的情绪,比如红色代表愤怒,黄色代表快乐,蓝色代表安静,宝宝在游戏中拿到红色的火柴就可以讲一件发生在他身上令他愤怒的事。这样一来,不善于表达情绪的宝宝在游戏中就很自然地宣泄、展示出自己的情绪问题。   “偷东西”游戏,改掉宝宝偷窃习惯   除了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外,也有不少宝宝因为偏差的行为习惯被父母送到王志寰的游戏室。在游戏室,除了伤害自己和别人,宝宝怎么玩都可以。让“不乖”的宝宝在玩游戏的过程变得“乖”起来,这就是游戏的魅力,父母常常不仅是游戏的旁观者,更是参与者。许多游戏需要亲子互动进行,而父母们也在和宝宝一起玩的过程中明白:宝宝需要他们的关注,需要更多的爱和尊重,才能走出适应困境。   “偷东西”就是这样一个甚至可以在家里开展的亲子游戏。父母一方和宝宝轮流玩,大人的手、脚、头、躯体六个部位分别对应六个物品,宝宝要乘大人不注意悄悄把它们“偷”走,每“偷”走一样可以指定大人的一个部位不准动……轮流玩过之后大家可以讨论自己的东西被偷后的感受。很多父母都说,这个游戏让他们重新认识宝宝,明白了宝宝偷东西其实是在“偷爱”,他们希望获得更多的关注。还有做事情拖拉磨蹭、爱发脾气、网络成瘾、过分叛逆等问题,都有相应的游戏予以解决或缓解。   游戏有成百上千,但是儿童游戏治疗师在运用、设计游戏时始终坚持一种精神:让宝宝明白这里是安全的,接纳他的,允许他自由表达的,即使他举起玩具要打你,你也不要像个没有经验的小学老师抓住他的手来制止,而应该温和而坚定地说,我们说好了,不能伤害我也不能伤害你自己。相信宝宝,他会自己把手放下来。   王志寰表示,儿童有自己的世界,他们不是成人的缩影,因此要了解他们,必需从发展的角度着手,而游戏正是儿童的语言。透过游戏,儿童表达出内在世界与想法,并借此与环境互动和沟通。而成人正可以通过游戏这种儿童最自然的表达系统,来帮助宝宝排除成长过程中遭遇的心理阻碍。

来源:一起丐 | 时间:2022-08-05 | 人气:
上一篇:两只“怪兽”  
下一篇:亲子游戏:吃苹果

最新游戏

热门游戏